中国商业数据网

  • 报告
  • 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 > 行业资讯 > 文化传媒 >

在线针对传统教育解决了哪些问题?

2016-08-30 16:03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实际上,不论什么领域,在线针对传统所解决的问题大体相似,核心是发挥了智能设备以及互联网在信息的产生、记录、收集、传递、存储、处理等方面的优势。具体到教育领域,我认为至少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阻隔问题   从全

  实际上,不论什么领域,“在线”针对“传统”所解决的问题大体相似,核心是发挥了智能设备以及互联网在信息的产生、记录、收集、传递、存储、处理等方面的优势。具体到教育领域,我认为至少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阻隔问题

  从全球视角来看,突破了国家间的地理位置阻隔,在 A 国的优势教育资源得以向 B 国提供。最典型的当属 MOOC、在线口语、在线美国课程方面的在线教育项目。一些机构借助互联网的语音、视频传输能力将全球性价比最高的英语口语课程引入中国,使得国人不需要像日韩所流行的那样专门到菲律宾的语言学校去学习。

  从国家视角来看,突破了由地理阻隔造成的资源分布不均的阻碍,一线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向二三四线城市提供。这一点在 K12(中小学)领域最为突出,北大、清华等名校毕业的优秀辅导老师基本上很少会选择在三四线城市工作。很多机构都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只是实施细节各有千秋。

  2、突破了长尾需求的规模化问题

  过去,只有人群密度足够高的学科才能够通过开设地面网点取得规模化发展,而那些人群密度过低的学科即使开设了机构也只能是勉强生存,很难有足够高的利润率去做大规模扩张。互联网奇迹般地把空间分布压缩为一个“点”,传统定义的人群密度由此变为无穷大,这给那些掌握了互联网获客方法的长尾学科机构提供了新的规模化机会。

  3、突破了时间流程的及时性问题

  传统教育往往是不能及时反馈的,我们先简单描述一个传统教育体制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

  第一天:早晨第一节上数学课。晚上回家才做数学作业。有一道难题不会,但老师不在身边无法解答,只好空着。(假定学生手里没有答案册)

  第二天:课代表把作业收上去,按经验老师最快下午能批改完发回来。拿到作业本发现有几道错题,空着的题目上老师慵懒地打了个红叉。另外,今天早上的数学课上老师又留了新的作业。

  第三天:老师在课上花几分钟讲了第一天作业中的问题,可惜………………我 TMD 完全不记得自己哪里不会、不记得为什么那么想了!!!

  嗯……细思极恐,刚才的过程我已经做了简化,却已经如此漫长。在这方面,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带来效率的显著提升。一些手机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第一时间找到题目的答案与解析(本文暂不讨论沦为抄作业神器的问题),包括连线第三方老师进行个性化讲解。一些为公立体系服务的产品一方面尝试使用机器替代老师快速响应一部分作业的正误,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提高从学生完成到老师批改两个环节之间的完成效率。

  4、突破了教育过程的自适应问题

  有人说因材施教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那我宁愿永远活在这样的梦中。我坚定地相信自适应学习将大幅提升学习效率,因为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错题本”已使许多学生受益颇丰。基于规则(又称基于逻辑)的自适应方法将很快发展起来。沉淀在优秀教师头脑中的学科规则将被产品化为自适应系统;继而基于算法的自适应方法能够获得足够多的数据支撑,以前沿技术为基础得以实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商业数据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sales@cn-bigdata.cn)、可电话(400-877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