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数据网

  • 报告
  • 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 > 市场环境 > 能源电力 >

重复投资配套缺失,新能源汽车路线图搁浅

2016-08-24 16:20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尽管坊间对新能源汽车的争论由热至冷,但是丝毫掩饰不住各地对新能源汽车投资的偏好。 国庆前夕,河南郑州市发布的《郑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未来5年,郑州市将重点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新兴产业。 此前,2010年12月中旬,河南省出台政策

        尽管坊间对新能源汽车的争论由热至冷,但是丝毫掩饰不住各地对新能源汽车投资的偏好。

  国庆前夕,河南郑州市发布的《郑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未来5年,郑州市将重点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新兴产业。

  此前,2010年12月中旬,河南省出台政策提出,要把河南打造为中西部电动汽车制造中心,并列出了75家生产电动汽车整车、零部件以及其他配套产品的企业,同时指出了省内相关局委的工作分工。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多个省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依然“道阻且长”。

  根据国家发改委对全国24个省、市、区信息产业的布局调查显示,有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作为新兴产业的支柱产业;80%的地区选择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有一半以上地区选择新能源汽车,但是相关产品的产出还不到一半。

  截至目前,距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已将近一年,具体的发展措施至今仍未见其文。

  河南环宇集团营销副总裁董林福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规划迟迟不能出台,和各个部门以及与车企之间利益未能协调一致有关系。与此同时,虽然国家的政策扶持力度大,地方发展的热情也很高,但是许多地方只是希望多拿补贴。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尽合理,补贴主要补给了车企和电力公司,国外像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则主要补贴电池企业,因为电动车的核心就是电池,当然要先发展核心部分。”董林福说。

  多地“掘金”新能源汽车

  “我们在研究六氟磷酸锂的时候,对锂电池也做了相应的了解,锂电池和锂盐的相互研究,才会互相促进,才有能力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我们发现锂电池很有市场前景,也很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在谈到进军锂电池领域的原因时,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直言不讳地表示。

  在“十二五”规划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地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除了河南省郑州外,另一个省会城市湖北武汉也公布了其相关发展规划。

  近日,《武汉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获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提出到2015年,包括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在内的十大“高科技”产业要占工业总产值50%以上。其中,到2015年,实现年产16万辆新能源汽车。

  而在汽车“重镇”广州,在今年8月4日,广汽丰田第100万辆整车下线仪式上,亲临现场的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更是脱稿致辞称,未来广州有望建成丰田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制造基地。

  根据广州发展规划,到2015年实现整车年生产能力450万辆,汽车零部件产值超过1500亿元,实现新能源汽车产能15万辆,打造2家产值超千亿元的特大型汽车制造企业。

  中原证券分析师张文利认为,在“十二五”规划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将鼓励锂电驱动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具体到中原经济区的战略下,具有新能源汽车概念的宇通客车将直接受益。

  在此背景下,国内诸多企业早已按捺不住,纷纷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河南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根据多氟多官方网站显示,多氟多主要从事高性能氟化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在新能源汽车热的背景下,多氟多将触角伸向了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配件——电池的研发。

  “我们在研究六氟磷酸锂的时候,对锂电池也做了相应的了解,锂电池和锂盐的相互研究,才会互相促进,才有能力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我们发现锂电池很有市场前景,也很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在谈到进军锂电池领域的原因时,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直言不讳地表示。

  与此同时,多氟多投资1000多万元成立了锂电研究所,第一批锂离子电池于去年12月19日顺利下线。

  与多氟多一样的还有威海鹿洲电动汽车研发有限公司,威海鹿洲在电动汽车电池的研发同样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是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据介绍,威海鹿洲的电控技术在国内已是独一无二,公司已经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

  其董事长路建统此前告诉记者,威海鹿洲的发展模式是与整车资质企业合作,凭借其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在整车资质企业生产车型的车身基础上,改造设计电动汽车车型。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商业数据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sales@cn-bigdata.cn)、可电话(400-877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