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数据网

  • 报告
  • 资讯
当前位置: > 宏观 > 国内 >

散酒生意应重视的三点规律

2018-06-16 08:04  来源:未知  编辑:xiaochouyu  

   中国酒业向来由正规、标准、瓶装的大牌酒企牢牢统治,原始形态的散装白酒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一度濒临消亡。事实上,在很多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历过白酒草长莺飞的黄金十年,散酒基本都被盒/瓶装酒所收割。时至今日,面对消费潜力巨大的大众酒水市场,

  

散酒生意应重视的三点规律

      中国酒业向来由正规、标准、瓶装的大牌酒企牢牢统治,原始形态的散装白酒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一度濒临消亡。事实上,在很多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历过白酒草长莺飞的黄金十年,散酒基本都被盒/瓶装酒所收割。时至今日,面对消费潜力巨大的大众酒水市场,各大酒企纷纷快马加鞭,全力向三四线城市下沉,越来越多的品牌盒装酒和拼装酒挤入县乡市场。可以说,区域市场的争夺异常艰难,留给散酒的生存空间十分狭窄。

  然而,近几年在品牌酒企挤压的夹缝中,散酒在全国很多省份的销量表现不俗,甚至出现逆势上扬的现象。庞大的散酒市场在云南、贵州、山东、四川、东三省等地区形成了规模市场,其中也不乏业绩可圈可点的成功企业。甚至是以往感觉与中高端毫无瓜葛的散酒,如今在一些城市遍地开花,一斤酒上百元也是很常见。

  就拿贵州来说,数据显示每年的散酒产能超过了100万吨,约占白酒整体产能的五分之一。在贵州,散酒拥有县乡村“自饮型”消费群体,虽然相较瓶装酒发展缓慢,但是散酒并非只局限于县乡地区,而是悄然进军城市。

  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消费水平不断增长,如何让散酒“卷土重来”并保持坚挺势头?基于一年多来走访云贵川等市场的实地考察,笔者从销售心理层次总结了散酒热销的三大主因,希望为酒企制定销售方案带来一些启示。

 

  大众与生俱来的心理好感度

  散酒跟瓶/盒装酒比较,不管是出身、品质,还是安全认识,在消费者心理都处于弱势地位。散酒作为落后生产力的产物,早前在湘、赣、鄂、皖等地区也是老百姓日常的最佳选择,此后,在品牌瓶/盒装酒风靡全国的进程中优势殆尽。比如江西早十年,在县乡等地都能看到老百姓请酿酒师傅蒸酒,集市上兜售散酒的店铺也是星罗棋布。

  然而2008年四特酒开始发力,一举拿下了全省市场,现在乡镇已经很难看到散酒的影子。而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文化水平较高的省市,比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散酒依然不被看好,大众购买第一选择必然是品牌瓶/盒装酒。

  综合来看,散酒销售的好与坏,跟区域经济文化水平、大众认识有直接的关联。经济文化水平越高、百姓认知越丰富,散酒的接触度越低;反之越高。这就是为什么散酒在西南、东北地区发展势头良好,且市场地位十分稳固,倘若没有特殊情况,短期内很难被品牌盒/瓶装酒所取代。

  散酒能在西南、东北保持强势更本质在原因在于当地大众对散酒有先天心理好感度。而这种好的心理暗示,让大众对散酒产生了一种信任的默契,从而愿意热衷消费购买。我们都知道,相比于瓶/盒装酒,散酒都是大坛装的,要么透明玻璃瓶,要么大的陶坛,一坛坛摆在餐饮终端的收银台前,进店的人很容易看见。

  而老百姓对于原始形态的散酒,更确切的说对“大的东西”有倾向选择心理偏好,认为大的东西更好、更可靠。买东西要挑大的,关于“大”的好联想更是不计其数。加之西南地区,老百姓有泡酒喝的习惯,而散酒讲的是口碑,如果卖的是假酒,生意早就做不下去。如此散酒的市场需求才赢得大众的信赖,甚至有的人认为散酒才是真正纯粮酿造,消费水平提高,散酒价格也随之升高。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商业数据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sales@cn-bigdata.cn)、可电话(400-877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