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数据网

  • 报告
  • 资讯
当前位置: > 宏观 > 区域 >

山东建材企业在变化中求发展 轮胎价格仍在下滑

2016-08-12 17:04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中国经济在2014年经历了一个阶段的类衰退,GDP增速和CPI均明显回落,CPI大幅低于市场在2013年底时对2014年的预期。政府的政策没有我们之前预期的那么坚决,从年初开始就拉开了宽松的序幕,货币政策指导思想似乎从2013年的防未来风险,去杠杆转变成为2014年的

  中国经济在2014年经历了一个阶段的“类衰退”,GDP增速和CPI均明显回落,CPI大幅低于市场在2013年底时对2014年的预期。政府的政策没有我们之前预期的那么坚决,从年初开始就拉开了宽松的序幕,货币政策指导思想似乎从2013年的“防未来风险,去杠杆”转变成为2014年的“防当前风险,保证适度宽松”,市场利率水平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落。

  今年山东社会库存整体以降为主,受制于长期低迷行情影响下,钢贸商大都从原先的库存操作到现如今厂提操作为主,一方面是为了减少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是将库存前移,转嫁钢贸面对建材价格下行危机。从钢厂库存图分析来看,今年出现两个钢厂库存低点,一个是在4月中旬,另一个在2014年10月初。

  山东建材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趋势,价格高点在本年度4月10日左右,一线莱钢资源市场价格为3370元/吨,二线永锋资源价格为3290元/吨,而当时闽源钢厂出厂价格为3280元/吨。主要原因是当时钢厂库存总量低于去年同期,另一方面是当时周边京津沪杭价格均有上涨,第三方面,4月份是传统意义上的需求旺季,出货量略有释放。截至目前,全年的价格低点在2014年9月底,当时一二线资源市场价格均为2610元/吨,闽源钢厂出厂价格为2570元/吨。

  今年山东地区建筑钢材企业两个大的变化,其一是钢厂加大直供比例,另一个是加大出口材的生产比例。但是近期不断传出将在明年取消出口退税的消息将进一步影响明年的钢市运行态势。12月的政治局会议指出“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定调并不意外。国内进入到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将维持中低速增长。国家着重于结构调整,投资性增长将一去不复返,在此背景下,建筑后期需求主要依赖于铁路投资及固定资产投资。另外我们也要重点关注明年的环保政策对钢市的影响。

  命途多舛,轮胎企业压力重重

  11月21日,宣布自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自消息公布以来,银行存款并没有出现大搬家状况。相对而言,楼市和股市却是一片欢腾景象,沪市在2600点关口一跃而过,目前甚至突破3000点。然而,疯狂的股市就像此前很多业内人士提醒的那样,指数越高面临的调整风险就越大。9日,大盘连日来丧失理性的疯狂上涨终于宣告终结,沪指当日下跌了5.43%,迎来了五年多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关于此次的大跌,大家都在找各种原因分析,如投资者短期套利出逃、蓝筹股严重超买、股指期货结算临近、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投资者对明年货币政策放松会比预期等。但有机构指出,最为重要的可能是国内企业债市场突然面临流动性风险,机构投资者只好抛售股票来暂时解救危机,股市暴跌的因素也由此而引发。

  就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同意上述观点。从我们平常与市场的沟通中了解到,今年的橡胶行业明显就感受到了经济增长下行的巨大压力,产能过剩、利润下滑、企业债务风险越来越高,厂家大幅裁员、倒闭、破产的传言也时有听闻,企业压力重重。

  1.厂家开工低位,轮胎价格仍在下滑

  作为本年度最后一个月,国内轮胎市场低迷气氛延续。特别是全钢胎市场,受国内大部分煤矿等矿区基本关停,物流运输行业不佳影响,代理商信心缺乏,基本无年度任务冲击动力。而厂家方面,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11月山东地区轮胎企业全钢胎平均开工率为65.28%,环比下降5.3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6.72个百分点。进入12月份后,厂家库存压力仍不可小视,开工持续保持低位。

  价格方面,在需求不佳及同品牌竞争压力下,月初山东地区部分全钢轮胎生产厂家再次希望通过降价来提振市场,下调幅度在2-3%。

  表1 轮胎调价一览

  轮胎厂家 调整时间 调整幅度

  兴源集团 12月1日 下调3%

  永盛橡胶 12月4日 下调2-3%

  华盛橡胶 12月4日 下调2-3%

  华东橡胶 12月5日 下调2-3%

  跃龙橡胶 12月5日 下调2-3%

  方兴橡胶 12月5日 下调2-3%

  金宇集团(600201,股吧)12月7日 不三包轮胎下调2%

  沃森橡胶 12月7日 下调2-3%

  潍坊顺福昌 12月8日 下调2%

  山东安驰 12月8日 本月不三包全钢胎价格下调2%

  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各地市场报价也随之跟降,但多数商家还是对降价表示无奈。据卓创资讯了解,东北、西北等地区销量下滑明显,加之年底临近,回款成为大家的重点,市场整体交投表现略显清淡。

  2.“双反”打压带来糟糕信号

  众所周知,中国轮胎行业以出口为主,特别是对美国市场有较强的依赖性。然而在2014年11月24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到美国的轿车和轻卡轮胎征收的反补贴税率做了初步裁定,对山东永盛橡胶征收最高税率,高达81.29%;对固铂轮胎(昆山)有限公司将征收12.50%的关税,对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将征收17.69%的关税,对国内其他企业征收15.69%的关税。据有关专家估计,在2015年反倾销结果出来后,“美国这次“双反”,有可能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乘用车轮胎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60%的关税,很可能是持久的。

  更为严重的是,欧盟、日本、印度和澳洲等国家和地区很有可能效仿美国,形成“双反”连锁反应。比如,2014年9月10日,俄白哈关税同盟效仿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货车、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和拖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达4亿美元。这就是一个糟糕的信号。

  3.天胶关税或上调将增加成本

  此外,近期天然橡胶关税或上调的消息不得不引发中国轮胎业的关注。天然橡胶占轮胎生产总成本的40%以上,而我国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达80%左。2013-2014年,烟片胶和技术分类天然橡胶均为为20%或1200元/吨。而据目前消息显示,2015年中国天然橡胶进口关税有望从1200元/吨上调到1600元/吨。

  2015年天胶关税有望上调的消息出乎业者预料,更令很多人不解。与此同时,令市场不得不联想起前期的复合胶标准调整,这样的举措对于国产胶保护意图不言而喻,但对于国内轮胎企业却并非好消息。目前轮胎行业产能过剩,利润大幅下滑已经非常明显,轮胎企业生产现状堪忧,复合胶标准调整和进口关税上调两方面未来加大内销轮胎企业原材料成本。

  总的来看,随着近几年中国轮胎企业的不断扩张,各种弊端渐显,特别是今年的轮胎行业,这里发生的大事可谓是一件接一件,整体来说就是日子不好过。产能过剩、品质低下、利润微薄已成为当前中国本土轮胎行业的代名词。对于后市发展,大家的观点也多集中在提倡行业调结构、企业走出去、轮胎提品质、树品牌的思路。但我个人认为,鉴于目前的中国轮胎行业现状,特别是中国企业改变的决心还不够强,想要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可能还得要花很长的时间。

  三氯甲烷:下游需求分析及2015年需求预测简析

  三氯甲烷主要下游需求占比一览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制冷剂R22 90% 88% 87%

  医药农药 7% 8% 9%

  清洗剂 3% 4% 5%

  三氯甲烷的需求面相对较窄,以制冷剂R22为主,而今年三氯甲烷价格能保持如此高位,也多亏有制冷剂开工率的提升。目前来看,山东东岳、浙江巨化、江苏梅兰集中了国内主要的制冷剂R22装置,以上企业三氯甲烷除去自供一部分之外,还需部分外采。而今年9-11月份价格的延续高位,也是受益于东岳化工的稳定大量采购,加速了厂家的库存转换速率。但至目前,制冷剂R22运行遭遇寒流,因厂家出货不畅致使开工不足,行业整体开工率降至50%上下,部分厂家生产配额显得较为宽松,抑制了对三氯甲烷的需求。

  另外,今年三氯甲烷在溶剂方面的消化也占据5%左右的比例,主因为今年二氯甲烷价格偏高,某些可以替代的行业就选择用三氯甲烷来说生产。农药及清洗剂方面变动不是特别明显,用量也较为有限。

  2014年,国内制冷剂R22国内总产能在75万吨,截至9月底总产量仅35.3万吨,预计全年产量不会超过47.9万吨,对三氯甲烷的理论需求在67.5万吨。

  国内用作制冷剂的R22将在2013年按2010年的生产能力和消费量进行锁定,从2015年开始进行削减,到2030年只保留15%的生产量用于制冷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其余将全部停止使用。目前国家在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国内R22装置的生产能力和生产量进行排查。随着蒙特利尔条约的实施,R22作为制冷剂的消费量将逐渐减少,三氯甲烷在生产R22方面的消费量将随之逐年减少,如果找不到新的消费市场,国内三氯甲烷消费量逐年递减将成为非常残酷的现实。

  据卓创统计,制冷剂R22明年产能将缩量至70.7万吨,削减配额近10万吨,预计将对三氯甲烷消耗量减少近15万吨,明年供应过剩的压力或将继续增大。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商业数据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sales@cn-bigdata.cn)、可电话(400-877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