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数据网

  • 报告
  • 资讯
当前位置: > 区域 > 辽宁 >

辽宁沿海城市带的空间差异变化特征分析

2016-07-19 11:49  来源:商业数据网  编辑:admin  

内容摘要:以大连、营口、盘锦为主要增长极点的城市集聚区域构成轴线发展格局,东、西部地区具有临海优势的城市处于由极点向轴线的发展过渡阶段,而距离海岸线较远的城市基本上处于点状结构阶段。 1 分析方法 城市区域是经济区域化的空间表现,区域城市发展

    内容摘要:以大连、营口、盘锦为主要增长极点的城市集聚区域构成轴线发展格局,东、西部地区具有临海优势的城市处于由极点向轴线的发展过渡阶段,而距离海岸线较远的城市基本上处于点状结构阶段。

    1 分析方法

    城市区域是经济区域化的空间表现,区域城市发展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准确的反映[7]。19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加速时期。在此发展背景下,城市群区域内节点城市发展(如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生态环境)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基于这一规律,本文以城市为基本分析单元,参照因克尔斯(Alex Inkeles)著名的社会现代化指标体系[8]以及城市发展相关文献[9-10],同时结合辽宁沿海城市带的区域特点,对各种指标进行筛选和改进,最终确定4个指标:反映经济产出能力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产业结构高度和城市化水平的非农业人口比重、反映区域外向型程度的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和反映城市人居环境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 1990—2010年城市发展水平空间差异

    首先对上述4个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1990—2010年各研究单元的发展水平值,然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进一步将结果反映到以城市为基本分析单元的地图上(图2)。通过3个年份的城市发展水平时空分异对比,可以看出辽宁沿海城市带的空间差异变化呈现以下特征:

    (1) 从图2(a)可以看出:1990年,区域内仅有大连和盘锦两个显著核心,营口、锦州、丹东的极化作用还比较微弱。区域内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差异开始显现,但是由于低水平城市数量具有明显优势,仅在大连市域内出现瓦房店、普兰店与大连市区之间的极化—扩散现象,盘锦市仍处于孤立极化状态。从空间分布看,各级城市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一、二级节点城市数量少且分布较为分散,低等级城市则分布集中连片。表现出城市群发展初期,城市发展水平呈现较低层次的空间均衡的特点。

    (2 )在图2(b)中:2000年,大连仍然是城市带一级核心,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丹东5个地级市成为城市带二级核心,一级核心城市数量减少为1个,二级核心城市由3个增加到5个;而三级核心数量变化幅度最大,由4个增加到10个,四级核心由15个减少到8个。可见,1990年代,大连的区域核心地位不断强化,其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余5个地级市。同时,紧邻大连的中小城市发展水平都较高,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优势。表明该时期,辽宁沿海城市带极化作用仍在进一步增强,核心城市之间以及核心城市与腹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带内部极化—扩散现象的幅度和范围都在扩大,各级核心城市之间不均衡现象突出,区域差异明显。

    (3) 图2(c)显示:2010年,大连仍处于区域一级核心地位,二级核心城市由5个增加到8个,其中县级市瓦房店、普兰店以及大石桥市由三级核心上升为二级核心。三级核心城市中增加了盘山、大洼、凤城以及长海等4个小城市,但是黑山由三级核心下降为4级核心。从该时期辽宁沿海城市带的空间格局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城市带的核心—外围结构更加明朗,盘锦—营口—大连轴线发展具有明显优势,是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带东部地区发展整体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但是城市之间相对均衡;城市带西部地区有锦州、葫芦岛2个明显的增长极,其余小城市发展普遍落后,极化现象仍是主导趋势,城市之间发展极不均衡。

图2 1990—2010年辽宁沿海城市带各城市发展水平变动

Fig.2 The variety of development level of cities for the coastal urban belt in Liaoning from 1990 to 2010

    总之,1990年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程度的不同,辽宁沿海城市带城市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体现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发育的过程分异特征。地区空间结构层次的差异体现了城市群发育过程的地域差异。目前,空间结构的主体格局表现为“一核—一轴—两翼”的地域特征。以大连、营口、盘锦为主要增长极点的城市集聚区域构成轴线发展格局,东、西部地区具有临海优势的城市处于由极点向轴线的发展过渡阶段,而距离海岸线较远的城市基本上处于点状结构阶段。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商业数据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sales@cn-bigdata.cn)、可电话(400-877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