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数据网

  • 报告
  • 资讯
当前位置: > 产经 > 市场 >

国内净水器市场堪忧:质量屡不过关 行业缺乏强有力监管

2018-04-02 12:28  来源:未知  编辑:xiaochouyu  

随着人们对水质要求越来越高,净水器渐渐成为家居新宠。2016年,我国净水器销售额为203亿元,其中线下销售额为40.5亿元,同比增长51.7%。有道是十快有三假。市场火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随着人们对水质要求越来越高,净水器渐渐成为家居新宠。2016年,我国
 

随着人们对水质要求越来越高,净水器渐渐成为家居“新宠”。2016年,我国净水器销售额为203亿元,其中线下销售额为40.5亿元,同比增长51.7%。有道是“十快有三假”。市场火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随着人们对水质要求越来越高,净水器渐渐成为家居“新宠”。2016年,我国净水器销售额为203亿元,其中线下销售额为40.5亿元,同比增长51.7%。有道是“十快有三假”。市场火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净水器市场
 

净水器质量屡不过关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张强,在逛过净水市场后有点犹豫了:“这家的卖价不过百元,另外一家却卖近5000元,外表看着都差不多,实在分不出好坏。”3月13日,记者走访市场后也发现,净水器品牌众多,价格悬殊。其中,最便宜的一款售价只需196元,直接安装在龙头上使用最贵的一款为中央智能净水机,售价近万元。

为吸引顾客选购,商家还打出活性、富含氧离子等健康概念,“美容”、“祛斑”、“可抗癌”等宣传屡见不鲜。在一家净水器专卖店内,店员向记者介绍了一款价格为4998元的RO净水器,称其“过滤技术是最先进的,能去除99%的杂质,出来的水最健康。”看记者嫌价格有点高,店员又介绍了一款售价998元的超过滤净水器,并称过滤后的水富含矿物质,对身体有利。

除了价格混乱,净水器的质量一直在遭到质疑。质检总局曾对全国33家企业的净水器进行抽查,发现竟有四成不合格。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健康家电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鲁建国表示,国家质检总局从2014年起,先后组织了3次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净水器合格率均不超过70%,在家电行业属较低水平。

业内人士冯先生也向记者爆料,说一台2800元的RO净水机,拆开看后发现,配件为出厂价一支1.8元的熔喷滤芯,一支3块钱的压缩活性炭滤芯,还有两支不超过3.5元的颗粒活性炭滤芯,及一个60元的RO膜。“除了配件低端外,一些商家没有‘水批’(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也敢卖。”

行业缺乏强有力监管

鲁建国认为,价格虚高、乱报功效等现象背后,暴露了净水器行业的几大问题。

一、有标准,难执行

目前有GB/T30307国家标准和QB/T4143、QB/T4144行业标准,标准是有了,但未被广泛采用。多数企业总是想方设法绕过标准要求,有的企业以不知道为由,不执行标准。

二、有监督,难覆盖

目前净水器行业正处于多而散的状态,虽然国内净水器品牌有4000多家,但能成为全国性品牌的屈指可数。在行业繁荣的背后,受利益驱动的大量小企业存在,无形中加大监督和执法的难度。

三、有技术,难辨别

净水器最大的问题是体验性差,消费者凭外观、价格很难分辨出好坏。尽管有净水检测机构,但数量少,价格贵,企业不愿检测,以致于有些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也都上市销售。

四消、费者青睐国外品牌的心理,给了部分不法商家可乘之机,打着“洋名”旗号牟取暴利

鲁建国表示,单靠以政府为主导的监督,难以形成对成千上万个小作坊式企业的管理,部分企业成为漏网之鱼,出现夸大功效、虚假宣传等问题。他认为,消费者参与市场监督才是最佳的监管方式。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商业数据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sales@cn-bigdata.cn)、可电话(400-877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