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数据网

  • 报告
  • 资讯
当前位置: > 区域 > 吉林 >

2013年吉林省通化市以产业升级促进就业提升分析

2016-07-19 11:49  来源:商业数据网  编辑:admin  

内容摘要:要加快建设千万吨新型钢铁基地,全力支持通钢做大做强,推动通钢与冶金产业园区对接,打造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大企业、大项目的建设,既加快通化的工业化进程,也为

    内容摘要:要加快建设千万吨新型钢铁基地,全力支持通钢做大做强,推动通钢与冶金产业园区对接,打造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大企业、大项目的建设,既加快通化的工业化进程,也为广大劳动者创造越来越广阔的就业空间。

    当前,要使通化市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通化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在改造传统农业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并以此为契机引发第三产业的兴起,最终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

    (一)加快推进工业化发展进程

    建国后不久,通化市就建立了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体系。上世纪90年代,又形成了以医药、冶金和食品为代表的三大支柱产业体系。这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工业化进程,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发挥通化特色资源丰富,冶金、医药等产业基础较为坚实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工业结构轻型化,努力向消费领域靠拢,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产业基地。要加快建设千亿规模生物产业基地,突出发展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产业,通过加快推进现有企业整合重组、存量提升、扩大市场,打造全国医药产业强市。要加快建设千万吨新型钢铁基地,全力支持通钢做大做强,推动通钢与冶金产业园区对接,打造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大企业、大项目的建设,既加快通化的工业化进程,也为广大劳动者创造越来越广阔的就业空间。

    (二)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按国家统计局测算,20世纪90年代,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仅为17个,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达85个。但是通化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却很不充分,从业人员比例仍然偏低。而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结构不合理,即传统服务业从业人员多,新兴服务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较低。2010年,通化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的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高达25.8%,而金融业的从业人员只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3 2%。所以,当前要加快发展以新兴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不断挖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潜力。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行业,加快推进通化陆港、重点物流园区和重点物流基地建设,把通化打造成东北东部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要加快发展旅游产业,重点突出自然风光、历史遗存、红色经典三大特色,加大集安市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辉南市火山口湖群和东北抗联纪念馆等重点景区开发力度,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推出一批黄金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景区,打造东北重要旅游目的地。在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融资主力作用的同时,要支持域外金融机构在通化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加快培育优质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直接融资,为中小企业开启资金信贷新渠道。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行业,加大对养老、信息咨询、健康服务等行业的扶持力度,在增加群众就业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人民生活的改善。

    (三)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实施城镇化战略有利于减轻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岗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不仅能有效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合理、有序引导农民进城就业必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当前,通化市要做好推进城镇化这篇文章,就要顺应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规划,稳步实施,让通化市这座山水城市更加宜居、更具魅力。要按照通化市区“一主二辅四组团”的总体构架,以完善功能、优化布局、提升品质为重点,不断拉大城市骨架,加快把主城区打造成为通化都市区的核心区,以不断提升城市的承载辐射功能。同时,还要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发展,要积极引导各类发展要素和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增强县城吸纳、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良性互动。

    (四)鼓励发展民营经济

    计划经济时期,通化市经济所有制形式结构单一,国有和集体经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社会就业压力巨大。改革开放后,通化市民营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2011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412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2.8%,上缴税金51.5元,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50%。民营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数量巨大的就业岗位,吸纳了相当数量的下岗失业人员。201 1年,全市民营企业户数达到7 514户,其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1 013户,个体工商户达13.92万户,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48.8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8.7%。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通化的今天,没有民营经济的起飞,通化市的就业形势也不会如此稳定。当前,有关部门必须落实相关政策,破解融资难题,营造良好氛围,发展产业集群,特别是要紧紧抓住国务院落实《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大好机遇,加快解除金融、保险等领域的行政性垄断,鼓励民营经济自由进入和参与竞争,让民营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五)大力加强劳动培训

    通化市的就业问题,更多的是结构性的。一方面有人没工作,另一方面有工作没人干。解决就业的总量性矛盾,要依靠经济发展;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靠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当前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加对技术性人才的培养。要抓住中央大力发展职教的机遇,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努力提升技师学院办学水平,力求在办学层次上再上一个台阶。二是高度重视以农民工为主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要建立专门培训基地,引进高素质培训老师,形成专业配套,符合要求的培训体系,大幅度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只要让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了,技术能力具备了,那他们的就业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六)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就业服务体系

    当前,通化市在城市及乡镇已经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对城镇居民的服务正日益提升。但是,对于占到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地区来说,还没有功能完善的服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服务点也很难覆盖农村地区。这使得农村劳动力得不到较为完善的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劳动就业服务,他们外出就业主要还是依赖于亲情、乡情等血缘和地缘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外出就业。所以,当前应该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统一城乡就业政策,解决目前城乡居民的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系列问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打开方便之门。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商业数据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sales@cn-bigdata.cn)、可电话(400-877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