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数据网

  • 报告
  • 资讯
当前位置: > 区域 > 西藏 >

2013年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内涵分析

2016-07-19 12:08  来源:商业数据网  编辑:admin  

内容摘要:西藏经济发展能力有大幅度与实质性提高,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大提升,经济发展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从外生性增长到内生性增长的转变。在经济跨越式发展之后,西藏可以摆脱中央政府与全国各省市的援助,具有充足的资本、较高水平的生产技术与人力

    内容摘要:西藏经济发展能力有大幅度与实质性提高,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大提升,经济发展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从外生性增长到内生性增长的转变。在经济跨越式发展之后,西藏可以摆脱中央政府与全国各省市的援助,具有充足的资本、较高水平的生产技术与人力资本推动本地区经济增长。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中央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所述及的关于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描述,本文认为,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是指西藏地区基于区域的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优势,通过借鉴先发地区的发展经验,自觉遵循并运用经济发展规律,利用经济后发优势,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缩短经济发展过程,缩短经济发展的一般阶段,用较短的时间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大幅度提高居民生活福利水平,最终实现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发展水平整体越升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

    在经济跨越式发展之下,西藏作为我国具有特殊区位与特殊资源禀赋的经济后发地区,其经济发展可能不必经历先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经历的所有阶段,可以跳过或缩短工业化进程,直接过渡到某种服务形态的经济或特殊形态的经济发展形态,经济总量增长更快,经济效益更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更快,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说,西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能力的跨越。西藏经济发展能力有大幅度与实质性提高,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大提升,经济发展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从外生性增长到内生性增长的转变。在经济跨越式发展之后,西藏可以摆脱中央政府与全国各省市的援助,具有充足的资本、较高水平的生产技术与人力资本推动本地区经济增长。西藏地区的投资、消费与出口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具备了良性的累积循环效应,具有内生性的能力推动本地区经济持续、快速与稳定增长。

    (2)发展驱动力的跨越。西藏经济发展驱动力会超越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驱动力的一般的路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可以不必经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的发展阶段。西藏有可能通过投资和创新双轮驱动,逐渐转移到依靠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形态。在实现了发展驱动力的跨越之后,西藏经济发展驱动力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与之相适应,此时西藏的投资已经不是直接投入到传统基础设施和工业领域,而是和创新型社会相配合,更多地投资于民生、社会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领域。服务业是社会投资的主要产业形式。

    (3)增长动力的跨越。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之下,经济增长动力从目前的投资占主导地位直接向以服务型经济形态转型。由于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条件之下,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动力,满足城市居民与农牧民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将成为生产的主要目的。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将会大幅度降低,出口的比重将变得极低,消费将成为西藏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与之相对应,服务型经济将成为西藏地区的主要经济形态。

    (4)产业结构的跨越。西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吸引、消化先进技术和创新技术,抓住有利时机,推进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以经济超常规增长为特征,迅速跨越某一发展阶段,节省了常规发展要经历的若干阶段,表现出时间上的节省性与跨越性。西藏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高地,可以不必经历产业结构演进的所有阶段,也可以不必具有大而全的产业结构,而是可以利用本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与其他地区形成分工与协作关系,通过技术上的突破,以某个产业或产业系列特别是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拉动本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过渡到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

    (5)社会发展形态的跨越。西藏地区通过实施正确的社会发展战略,从自给自足型社会阶段直接过渡到生态保护型社会阶段,而不必经过资源消耗型社会阶段。相应地,西藏地区的社会跨越工业化社会,没有经过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与消耗的社会阶段,直接进入生态化社会,实现了社会发展阶段的跨越。这是由于西藏所处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所致的。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是西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应有之义。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商业数据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sales@cn-bigdata.cn)、可电话(400-877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