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数据网

  • 报告
  • 资讯
当前位置: > 商业 > 管理 >

裁员潮!企业“过冬”的不完全法则

2016-08-10 18:04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在危机或者衰退阶段,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迅速做好新的转型战略、进行架构调整,来充实自己的实力或者减掉自己的肥肉,充实自己的实力。 对于衰退,人的本能反应是厌恶,但其实衰退是孕育下一轮增长的起点。目前全球的裁员浪潮,正是资

  在危机或者衰退阶段,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迅速做好新的转型战略、进行架构调整,来充实自己的实力或者减掉自己的肥肉,充实自己的实力。

  对于衰退,人的本能反应是厌恶,但其实衰退是孕育下一轮增长的起点。目前全球的裁员浪潮,正是资源向高潜力行业转型的一种表现。9月17日,国际知名公司惠普宣布将在未来3年削减3.3万个工作职位。这给今年以来的裁员潮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惠普不是自今年以来,惟一一家宣布裁员的科技企业,自今年6月以来,已有很多知名科技企业宣布了自己的裁员计划:索尼宣布将在移动部门开展1000人规模的裁员,HTC宣布,计划裁员15%。HTC在声明中称,作为将营业支出削减35%的计划的一部分,公司将在今年年底前裁员大约2250人。8月,微软宣布将关闭位于芬兰萨罗的前诺基亚手机产品开发部门,并将在芬兰展开最高2300人的裁员。此前在今年7月8日,微软宣布,将对手机硬件业务进行重组,并裁员最多7800人。此外,夏普公司今年8月也宣布,已征集到的3234名自愿退职者将在9月30日退职。据悉,自愿退职人数占夏普集团员工总数的13%。但裁员并非科技企业所独有。康菲石油、联想电脑、彭博社、渣打银行都列出了自己的裁员计划表,可以说裁员遍布了各行各业。

  笔者的一位同事对此评论说,“看来真的是经济危机了,因为连制造业都裁员了。”

  听到这个,笔者只能笑笑。是否是危机会有很多判断指标,裁员也就是失业率无疑是其中之一,但并不能因此就判定是危机。同样,即便危机真的来了,也没有必要担心,因为危机反而是经济下一次发展的肇端。经济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危机期是一个必经阶段。用知名经济学家周其仁的话说:“经济活动好比人的心电图,一起一落的,那就是好,因为正常。”

  但因为中国此前长达30余年的告诉经济发展,使得现在多数的中国人对于衰退,对于危机都感到恐惧,近期中国A股“蛇精病”的走势在著名投资者郭广昌看来就是源于投资者对于实体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

  其实,在危机或者衰退阶段,资源将逐步从坏的企业向好的企业,夕阳行业到朝阳行业转移,从而为下一次经济发展积蓄能力。而在这一阶段,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迅速做好新的转型战略、进行架构调整,来充实自己的实力或者减掉自己的肥肉,充实自己的实力。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做法:

  剥离资产。剥离不良资产就好像壮士断腕一样,割去身上的肥肉甚至是腐肉,是很多企业惯用的做法。但近日GE公司的做法则给出了另样的启迪,这家公司宣布将会出售其价值2000亿美元的金融资产,要知道部门曾经是GE公司的金牛部门,GE公司发言人承认这种做法有些冒险,但却是GE公司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GE的战略是工业物联网,出售部门将使其更能集中精力办大事。这就像握紧拳头一样,才能使GE公司在未来依然占据领导地位。

  战略联合。这种做法就像是形成战略联盟一样,两家或者多家企业抱团取暖,进行优势互补。这方面最新的例子是阿里集团和苏宁的战略合作,这一合作理论上将使得双方都获益:阿里集团获得苏宁的物流体系,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短板,而苏宁则可以依靠阿里在算法上的优势,迅速提升自己在线上销售上的先天缺陷。但战略联盟一定要是优势互补,不是弱弱联合,否则将得不偿失。

  拆大做小。本文开篇提到的惠普公司,其实其裁员预期拆分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惠普将于11月1日进行分拆。在分拆完成以后,惠普企业将负责运营企业硬件和服务业务,惠普公司则将运营PC和打印机业务。套用股票市场的行话,这种做法可以称为“拆细”。这种做法对于拥有多个业务板块的公司最为适用,因为独立运行的公司制方式,可以使得其业务板块轻装前进,不会被相互拖累,又可以形成掎角之势,相互呼应。这种做法已经被中国公司所借鉴,中国建设就在其战略规划中,将其下属业务部门实行公司制运作,并计划成熟一家分拆一家,并不排除独立上市的可能。但这种做法比较适合各业务板块的相关性较强的企业,无关多元化的企业使用程度较低。

  投资新产业。在近期的中国资本市场经常会爆出上市公司投资新兴行业的新闻,虽然其中良莠不齐,但却是一种战略转移的方式。中国很多企业都处于夕阳阶段,比如房地产,在原有路径已无发展空间,唯有进行战略转移,才能继续生存。投资新兴产业无疑是很好的选择,而且比起自主研发,还有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的特点。但这种方法要求投资公司具备两方面的能力: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投资判断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加大市场投入。按照企业一贯做法,在不景气时,企业首先考虑削减成本,这其中市场费用首当其冲。但其实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做法,也就是越减少市场投入,销售收入就越少,成本虽然降低,但利润并无起色,并会陷入死循环之中。其实有实力的企业应该在这时加大市场投入,在竞争对手主动退出市场竞争之时,抢占地盘,扩大势力。在美国“911”时,就有一家美国企业在其他企业削减广告时,利用广告费暴跌的契机,加大广告投入,使得自己成为全美知名企业。现实的例子是高通公司,这家芯片制造企业突然加大了市场投入,借《碟中谍5》上映的契机,投放了广告,据非官方消息,这一60秒的广告仅制作费就1600万人民币。而作为媒体从业人员,笔者也体会到广告的小阳春,这是广告部的同仁告诉笔者的信息。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商业数据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sales@cn-bigdata.cn)、可电话(400-877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