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数据网

  • 报告
  • 资讯
当前位置: > 政策 > 解读 >

针对具体致贫原因 提出“一对一”解决方案

2016-07-25 23:57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为了落实国家真扶贫、扶真贫的要求,重庆市近年来通过贫困识别、差异化帮扶、动态化管理等方式,给予贫困户针对性帮扶,提高扶贫精准度,改变过去一些扶贫项目扶强难扶弱、垒大户的弊

    为了落实国家“真扶贫、扶真贫”的要求,重庆市近年来通过贫困识别、差异化帮扶、动态化管理等方式,给予贫困户针对性帮扶,提高扶贫精准度,改变过去一些扶贫项目“扶强难扶弱”、“垒大户”的弊病。但随着“到人到户”精准扶贫政策逐渐增多,农民“争贫困”、政府部门扶持政策衔接协调不够等问题凸显。

    针对具体致贫原因,提出“一对一”解决方案

    重庆巫山县铜鼓镇青松村海拔近千米,土地贫瘠、生态恶劣。从2007年以来,村里已有70多户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陆续迁走。但对贫困户杨振远而言,搬迁可望而不可即。“我做梦都想搬出大山,但家里存款只有3万多元,在山下买个房子都不够。山上农民但凡有办法,都搬走了。村里几十亩地撂了荒,成了野猪的天下,一到晚上就能听到野猪拱食的声音。”

    采访中,不少贫困户反映一个共性问题:在扶贫搬迁、产业发展等方面,一些扶贫举措“扶强难扶弱”,有的扶贫项目要求农民出资很多,真正的贫困户“享受不起”政府补助;有的扶贫资金甚至被用来“垒大户”,贫困户并未受益。

    “为解决扶贫政策精准度不高、‘扶强难扶弱’,重庆探索‘到人到户’的扶贫举措,针对具体致贫原因,提出‘一对一’解决方案。”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戈新说,精准化扶贫的重点,就是要解决好“谁是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何在”、“如何针对致贫原因进行帮扶”、“帮扶效果如何”等问题。

    为使“到人到户”扶贫政策真正落地,重庆采取“三步走”的办法:一是搞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实现贫困识别。依托“建档立卡”,将贫困户姓名、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信息记录在案。二是将扶贫举措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实施有针对性的脱贫举措。目前重庆已确定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贫困户创办微型企业补贴、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使政府扶贫政策、资金能落实到贫困户身上。三是动态管理。对扶贫举措及实施效果及时跟踪监测,使已稳定脱贫的贫困户及时退出,应扶持的贫困对象被及时纳入。

    10项政策精准帮扶到人头

    据了解,目前重庆实施的“到人到户”政策有10项,主要包括产业扶持资金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对就读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通过“一卡通”直补到受助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直补到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直接向贫困对象发放等。

    以正在实施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为例,重庆围绕“搬穷”和“帮穷”的目标,实施差异化补助政策:部分区县在落实市级每人8000元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贫困群众1000元至2000元倾斜补助;国土部门减免搬迁户的建房土地使用费,扶贫部门对贫困搬迁户建房和发展产业给予5%的小额贷款贴息。通过差异化政策“打捆”,减轻搬迁资金压力,扭转贫困户“搬不起、参与难”的问题。

    在重庆南川区高桥村马堡山高山搬迁安置点,看到搬迁户家门前都种着鲜花、柳树,庭院干净整洁,卫生室、文化室、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以前一家人住在高山上,房子是土坯的,一下雨就漏;孩子上学,单趟就要两三个小时。”搬迁户刘孝华说,搬迁时政府补助了3万多元,加上宅基地复垦补偿,一家人只花了4万多元就搬进了12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新房,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与此同时,为解决扶贫资金“垒大户”问题,重庆还在一些区县探索将产业扶贫资金“折股量化,配股到户”,使贫困农户能参股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成为股东,分享扶贫产业发展收益。

    重庆开县长沙镇齐圣村在专项扶贫资金扶持下,发展起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对建卡贫困户,扶贫开发资金以2000元/股的标准“配股到户”,贫困户成了合作社股东。“以前村里发展扶贫产业,不少贫困户因为缺钱,只能站在一旁干着急,扶贫项目很难帮到真正的贫困户。”齐圣村支部书记熊尚冰说,扶贫资金“配股到户”后,贫困户也能参与到扶贫项目中来,带动效应非常明显。去年村里猕猴桃产量7.5万公斤,总收入约有300万元。仅此一项,平均每个贫困户就能按股分红4000多元。

    精准扶贫呼唤大扶贫思维

    在基层发现,相较于传统的整村扶贫和区域性扶贫开发,“到人到户”精准化扶贫尚处于起步阶段。基层反映,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扶贫政策,还有两个难题有待破解:

    首先,随着“到人到户”扶贫政策含金量提高,贫困群众“争贫困”的现象开始凸显出来。虽然国家明确规定了贫困线,但农民人口数量多,且收入来源复杂,准确统计难度较大。但收入又是衡量农民是否贫困的关键指标,基层对农民收入一般采取估算的办法,导致贫困户难以精确划分。

    在农村基层,一些扶贫政策“不到户没矛盾,一到户矛盾就来了”,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基层干部认为,过程透明、严格监督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可以减少基层矛盾,但要进一步解决“争贫困”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政策设计,更加科学地评估农民收入水平和家庭状况,使到户扶贫政策程序更严密,并建立监督投诉机制,明确专人进行投诉受理。

    其次,“到人到户”要真正落地须坚持一个原则:农户致贫原因多样化,扶贫政策也应多样化、有针对性,政府部门之间还应加强政策衔接和协调。

    例如,据统计,在重庆贫困人口中,约有30%为“因病致贫”,民政、医保等部门现有的大病救助政策,主要对象为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等特困群体。针对贫困户,尚未出台有针对性的大病救助政策。重庆市扶贫办资金计划处处长周松说,根据精准化扶贫要求,相关救助政策应进一步扩大扶持范围,解决贫困群众具体难题。

    在不少基层干部看来,随着国家扶贫进入新阶段,面对复杂多样的致贫原因,精准化扶贫“绝不仅是扶贫办主任的事情,而是县长、省长的事情”,政府主导、部门合力的工作机制亟待建立,才能真正形成综合施策的扶贫大格局。

    “总书记来过的村”如何精准扶贫

    湘西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扶贫攻坚主战场。其中,花垣县十八洞村是个典型的苗族贫困村,全村有225户939人,2013年人均收入为1668元,不足花垣县平均水平的40%,习近平总书记曾于去年到该村考察调研。近期走访十八洞村时发现,这里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精准诊断穷根,走出“贫困陷阱”

    十八洞村曾有扶贫工作队进驻,探索过很多办法,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山乡面貌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一直走不出“贫困陷阱”。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在该村考察调研时,就扶贫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激发了地方党委、政府深刻反思:为何年年扶贫难脱贫?贫困症结到底在什么地方?如何才能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经过调研、思考,他们认为,这里除了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等因素外,穷根在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和现代思想观念缺失。

    据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的走访调查,全村约有一半左右的村民依赖思想比较严重,自我发展积极性不高,缺乏主人翁意识。有村民甚至说:“总书记来了,上面还不多给点钱?”有的人觉得“穷得叮当响,不怕没人管”,巴望着政府来扶持。

    此外,长期贫困导致十八洞村信息闭塞、观念落后。大部分村民小农意识很强,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村民卫生习惯较差,陷入越穷越差、越差越穷的恶性循环。年轻人不愿意留下,外地企业不愿意进来投资。

    以往扶贫不注重“造血”功能的开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只能缓解一时的贫困,一旦工作队撤出,资金不再集中投入,山村发展又近乎停滞。

    十八洞村支书施金通说道,过去扶贫资金到了老百姓手里,三五天就花个精光,然后“一夜回到解放前”,生活依然贫穷。

    精准施策,激发内生动力

    精确诊断之后需要精准施策。针对贫困的内在症结,十八洞村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注入现代要素,包括现代思想观念、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为着力点,以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花垣县对十八洞村扶贫的第一条做法就是“扶志”。扶贫工作不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而是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发动群众在扶贫开发建设中发扬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积极出谋划策、投工投劳的精神,积极参加乡村建设和扶贫工作。

    通过半年时间的努力,十八洞村老百姓的精气神有了明显提升,由过去的“等靠要”变为“要发展”。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脱贫致富意识显着增强。

    今年以来,十八洞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屋改造、改厨、改厕、改浴、改猪牛圈等“五改”力度。

    在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称为大姐的苗族妇女石爬专家中,了解到,这里新添了液晶电视,引入了自来水,一座由青瓷砖搭建的水冲式厕所正在修砌。

    施金通介绍说,当地对十八洞村225户村民房屋全部进行了整修,自来水实现了全覆盖,农网改造基本完成,厕所改造完成70%,厨房改造预计年底全部完成,村民逐渐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现代生活。

    依照企业带动下的股份合作扶贫模式,十八洞村组建了猕猴桃、苗绣、湘西黄牛、烤烟等专业合作组织,解决不同类型贫困户的产业发展问题。

    针对劳动力不足、文化水平低、管理能力差的贫困户,十八洞村建立湘西黄牛合作社,与当地大型养殖企业德农牧业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一个合作社为10户,村民以承包的山地入股,由2户能人带动经营,经测算每个农户一年毛收入可达3万元。

    针对十八洞村留守妇女较多的特点,当地妇联牵头成立了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数十名留守妇女发展苗绣产业,按订单进行生产,3家企业负责产品销售。5月份,合作社签订了第一笔订单,人均月收入可达到1500元以上。

    此外,扶贫工作队提出“跳出十八洞发展产业”的新思路,与苗汉子合作社共同开发1000亩猕猴桃基地,30亩在本村流转,970亩“飞地”从花垣县生态产业园内异地流转。同时成立猕猴桃合作社和果业开发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村民可获得入股分红的财产性收入和到公司打工的工资性收入。

    推广可复制经验,避免“栽盆景”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调研座谈时提出的要求,十八洞村的扶贫不搞“栽盆景”,要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全面推广。了解到,湘西州通过十八洞村扶贫试点,在“可复制”方面做了诸多探索,有些经验和模式已经开始向十八洞村以外的地区推广,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个性化定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从湘西州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经验来看,精准扶贫可以做到“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个脱贫计划”,重点围绕生活帮扶、产业帮扶、技能帮扶,为贫困群众定做个性化扶贫措施,逐户完善扶贫工作规划。

    在产业选择上,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宜商则商。比如凤凰县坚持以文化旅游主导产业带动扶贫攻坚,一手抓以凤凰古城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手抓以腊尔山、山江片区等高寒山区为重点的扶贫攻坚,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县富民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是坚持市场导向,发挥企业和合作社带动作用。据了解,相比于过去的政府主导、行政推动,十八洞村新一轮扶贫开发更加强调按市场规律办事,对接好市场和企业,政府主要发挥引导作用。

    湘西州妇联主席邓建英说,苗绣特产合作社的“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解决了产品销售问题,目前初见成效,已经带动了花垣县多个乡村效仿。将来全州都可以结合旅游小商品开发来建立类似的合作社,前景非常看好。

    三是科学整合扶贫资金和部门项目资金。当前,十八洞村以及湘西州的扶贫开发将扶贫资金和部门项目资金相结合,整合了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资源,按照整村推进、连片扶持的方式,统筹安排项目和资金。

    以农村房屋改造为例,当地住建部门将危房改造项目和扶贫相结合,对十八洞村100多户危房进行了集中改造,每户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补助1万元。同时,住建部门在花垣县18个乡镇同步推进这项工作,老百姓可以自行改造,验收合格后获得补助资金,避免了资金只是集中在十八洞村“栽盆景”的现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商业数据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sales@cn-bigdata.cn)、可电话(400-877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