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4 17:07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国土资源部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重要优势矿产资源钨、锡、钼、锑、稀土等储量、产量和贸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无序开采、廉价出口,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资源分析室通过对钨、锡和锑3种优势矿产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表明,我国优势矿产国际竞争力近年呈持续下降态势,优势矿产已经不优。
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资源分析室主任刘树臣分析,造成我国优势矿产资源国际竞争力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禀赋下降过快。他指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优势矿产静态保证年限持续降低,甚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2001~2009年,钨由25.4年降至9.1年,锡由9.6年降至5.4年,钼由69年降至15年,锑由6.3年减至2.7年,稀土静态保证年限由264年减至131年。
二是我国优势矿产处于超负荷运转。仅2009年,我国以世界60%的储量生产了全球81%的钨,以世界30%的储量生产了全球42%的锡,以世界38%的储量生产了世界88%的锑,以世界36%的储量生产了全球97%的稀土,我国为全球钨、锡、钼、锑、稀土的供应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刘树臣告诉记者,我国钨矿国际竞争力指数介于22.96~43.23之间,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资源禀赋优势的降低造成的。从钨矿资源禀赋优势来看,呈逐年下降态势,主要是由于资源数量、储量静态保证年限均下降所致,表明我国钨矿勘查力度不足。从市场控制能力来看,基本呈缓慢上升趋势,主要归功于国内钨精矿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从科技、管理能力看,基本没有变化,比较稳定,表明我国钨矿开发的科技水平没有较大的进展。
我国锡矿国际竞争力指数介于54.38~66.92之间,呈下降态势,主要是由于锡矿资源禀赋优势和市场控制能力下降所致。从资源禀赋优势来看,呈下降态势,是由于储量静态保证年限和储量替代率下降造成的。从市场控制能力来看,同样趋于下降,是因为国内锡精矿生产集中度、锡出口依赖度和锡的国际市场价格增减速率共同引起的。而从科技、管理能力来看,基本没有变化。
我国锑矿国际竞争力指数介于54.25~66.20之间,呈下降趋势。从锑矿资源禀赋优势来看,变化趋于与锑矿国际竞争力指数相似,其储量静态保证年限逐年下降,而储量替代率逐年上升。从市场控制能力来看波动不大,而从科技、管理能力来看基本保持稳定。
刘树臣认为,尽管国家连续出台优势矿产资源生产总量控制指标、出口配额、调整贸易税率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优势矿种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总量调控“有文无实”,形势不容乐观。
他强调,优势矿产资源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分配不是数字上的任务下达,而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从资源禀赋、勘查程度、开发现状、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等多方面进行衡量。同时,在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并将指标科学分解下达。分配指标时既要考虑该类矿产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兼顾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对此,刘树臣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开展优势矿产资源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设置评估研究、优势矿产资源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分配研究等专题研究,确保指标确定的科学性。
二是建立总量控制指标的奖罚制度,对地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并根据指标执行情况、资源利用水平等动态调控,奖罚分明,提高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
来源:中国工业报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商业数据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sales@cn-bigdata.cn)、可电话(400-8778-269)。
2016-2020年中国DL-苯丙氨酸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咨询报告
DL-苯丙氨酸行业报告将根据DL-苯丙氨酸行业发
2016-2020年中国17Β-雌二醇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咨询报告
17Β-雌二醇行业报告将根据17Β-雌二醇行业发
2016-2020年中国6氨基青霉烷酸(6APA)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咨
6氨基青霉烷酸(6APA)行业报告将根据6氨基青
2016-2020年中国7氨基头孢烷酸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咨询报告
7氨基头孢烷酸行业报告将根据7氨基头孢烷酸行
2016-2020年中国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
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行业报告将根据7氨基
2016-2020年中国DL-丙氨酸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咨询报告
DL-丙氨酸行业报告将根据DL-丙氨酸行业发展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