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数据网

  • 报告
  • 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 > 行业资讯 > 金融服务 >

陈文辉:清醒认识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

2016-08-30 16:43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财新周刊》今日刊发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7月25日成都保险资金运用座谈会上的讲话,陈文辉认为,行业长钱短配和短钱长配现象同时存在,前者带来再投资风险,后者带来流动性风险。   陈文辉认为,资产配置的难度、个别公司经营行为、长钱短配和短钱长

  《财新周刊》今日刊发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7月25日成都保险资金运用座谈会上的讲话,陈文辉认为,行业“长钱短配”和“短钱长配”现象同时存在,前者带来再投资风险,后者带来流动性风险。

  陈文辉认为,资产配置的难度、个别公司经营行为、“长钱短配”和“短钱长配”现象以及风险的交叉蔓延这四个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资金运用的风险。

  关于如何解决保险资金运用中风险的问题,陈文辉在讲话中表示,防范风险的根本在于加强制度和规则建设、体制和机制上的风险防范工作,例如,加强资金运用市场化以及能力评估;对于经营激进的公司以及相关高风险业务,通过直接叫停业务和投资等措施及时防止风险的蔓延。

  值得注意的是,8月18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同样对部分定位于“融资平台”、“不想真心做保险”的保险公司偏离业务轨道的行为进行批评。

  《上海证券报》于8月23日提及,在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上周表态之后,一系列旨在防范资金运用风险的实质举措正在酝酿出台,其中一条与陈文辉讲话中的风险解决建议十分相似:

  对于经营激进、风险很高、治理不健全的公司或高风险业务,不排除直接采取叫停业务、叫停投资等方式,及时防止风险的扩大和蔓延。

  今年以来,保监会多次采取措施对行业进行整顿:

  1月20日,财新报道,保监会召开高现价产品监管规定修定座谈会,拟要求不得开发新的3 年以内存续期产品,且2016年10月1日之后也不得继续销售此类在售产品;此外,自通知下发起不得销售1年以内的产品,如3个月、6个月的产品。

  3月,保监会曾下发《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于中短存续期产品这类高成本保险业务的整肃行动正式拉开序幕。将中短存续期产品的范畴从产品实际存续期间由不满3年扩大至不满5年;要求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规模应控制在公司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2倍以内;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应立即停售。

  5月初,据《证券日报》,保监会连发三文加强信息披露以防范风险,重点规范了保险机构投资大额未上市股权的信息披露,并要求进一步增强关联交易的规范性和透明性,防范风险跨行业传递,还规范保险公司筹建及股权变更行为。

  6月22日,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监管》的通知,通知要求,管理人开展产品业务,禁止出现以下情形:发行具有“资金池”性质的产品;向非机构投资者发行分级产品;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分级产品,权益类、混合类分级产品杠杆倍数超过1倍,其他类型分级产品杠杆倍数超过3倍等。

  7月底,腾讯财经报道,保监会已经开始摸底业资产配置与资产负债管理现状,评估行业风险管理能力。此次调研范围涵盖了险企产品精算部、资产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财务管理部等业务部门以及相关受托机构。

  8月3日,保监会启动史上最严的“自查整改风暴”。保监会宣布将启动新一轮“两两”专项检查(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今年将紧盯违法违规高发、频发的薄弱环节,以及新业态、新产品等容易产生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的可能缺失环节,完善制度机制,把防范风险的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

  8月中旬,保监会在行业内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人身险公司报送2016年1月至6月万能险业务数据, 要填报各预期存续期限下的规模保费收入和产品情况。全面摸底万能险资产负债匹配及利差等具体现状,这被视为保监部门的整肃规范正式进入实操阶段。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商业数据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sales@cn-bigdata.cn)、可电话(400-877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