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数据网

  • 报告
  • 资讯
当前位置: > 区域 > 港澳 >

香港的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2016-07-19 11:52  来源:商业数据网  编辑:admin  

内容摘要:香港的资产管理业务是世界经济的缩影,既见证了世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繁荣,也经历了全球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衰退。 离岸金融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资产管理业务。经过十多年的精心打造,香港目前已发展成为亚洲的主要资产管理中心之一。香港证券及期货事

    内容摘要:香港的资产管理业务是世界经济的缩影,既见证了世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繁荣,也经历了全球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衰退。

    离岸金融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资产管理业务。经过十多年的精心打造,香港目前已发展成为亚洲的主要资产管理中心之一。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的调查显示,香港的资产管理业务呈现整体向上的良好态势,巩固了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在亚太地区,资产管理业务竞争非常激烈,除了香港外,新加坡也是重要的资产管理中心。2010年末,香港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1.3万亿美元,新加坡资产管理规模也达到了1.1万亿美元。尽管香港领先新加坡,但优势不大,从过去的发展情况看,这两大离岸金融中心在伯仲之间,难决高下。

    香港的资产管理业务是世界经济的缩影,既见证了世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繁荣,也经历了全球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衰退。根据香港证监会统计,1999年末资产管理规模为3.5万亿港元,但在之后三年里,受美国高科技股泡沫破灭后世界经济衰退的负面影响,香港资产管理业经历萎缩阶段,资产管理规模急速跌至1.5万亿港元,长时间停滞不前。美国经济于2003年上半年开始复苏,也带动了香港资产管理业务,2003年末其规模向上突破达2.95万亿港元,2004年末则超过了1999年末的水平,创下当时的新高3.62亿万港元。在后来的几年,规模呈跨越式发展,由2005年末的4.5万亿港元飙升至2007年末的9.6万亿港元。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重击了香港资产管理业,其规模急跌至5.9万亿港元。所幸的是跌势很快被逆转,2009年末资产管理规模又回升至8.5万亿港元,2010年末更是创下10万亿港元的新高。⑤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进程中,香港资产管理业占尽地利优势,产品开发和管理能力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成为亚洲重要的资金管理中心。首先,香港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窗口作用,为内地和海外资金搭桥引路,巩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亚洲经济充满活力,内地经济又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香港已是全球资金的集散地,既是海外资金进入内地和亚洲其他国家的跳板,又是内地资金进入海外市场的重要平台。事实上,由香港本地管理的资金八成左右投向亚洲。另据统计,香港资产管理业所管理的资金六成以上来自境外,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该比例也从未低于60%,再次展现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国际魅力。其次,香港注重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境外投资者的金融需要。香港证监(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会先后批准了对冲基金、房地产信托单位(REIT)、欧盟可转让证券集合投资计划(Undertakings for Collective Investment in Transferable Securities)等产品入市发售,适时批准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产品,涉及范围包括内地的A股、越南股票、马来西亚(伊斯兰基金)、印度股票、商品期货指数、黄金等产品。最后,在发展过程中,香港资产管理业的专业能力不断提高,自信心不断增强。香港证监会最早于2000年6月公布《基金管理业务调查》,在其管理的资产总量中,21.8%的资金由香港本地机构管理,78.2%的基金则由香港境外机构管理。然而,到了2010年末,香港本地管理的基金比例为60.8%,2007—2010连续4年稳居60%以上。香港资产管理业的发展速度由此可见一斑。

    香港优良的监管环境也助推了香港资产管理的迅猛发展。香港先后跟周边多家证券监管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或备忘录,确保了金融业的有序发展。香港证监会批准成立了为数不少的合格资产管理公司。截止2011年4月,持牌公司和个人分别达到814家、5694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管理队伍,从业人员达2.9万人(2010年底);总部设在香港的资产管理公司由2001年底的34家上升至2010年底的174家。这一切标志着香港资产管理业已经日趋成熟。香港监管当局,连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金管局,积极利用内地更加开放的政策取向,先后与中央政府签署了多种协议以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内地企业在港融资、合格内地机构投资者(QDII及RQFID在港运作、内地资产管理公司入驻香港、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扩大、人民币离岸业务进一步拓展等经贸合作,无疑会进一步提高香港资产管理业务的国际竞争力,巩固其在亚太地区的竞争地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商业数据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sales@cn-bigdata.cn)、可电话(400-877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