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015年世界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市场运行形势分析1
第一节 2015年全球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发展概况1
惯性技术起源并发展于西方。20 世纪初期,随着火箭技术的大规模发展,惯性技术开始蓬勃发展。德国率先以惯性技术为基础成功研制了V-Ⅱ火箭的制导系统,标志着惯性技术在导航领域的首次成功应用。其后惯性导航不断被应用于潜水艇、卫星、导弹、飞机、太空实验平台等工作环境复杂、数据要求全面的运载体之上。
惯性技术发展之初主要用于国防军工领域,高精度、高灵敏度是面向军工惯性技术产品的主要特征。而精度与灵敏度的提升与产品成本呈几何量级的正相关关系,这使高精度惯性应用产品大规模产业化的难度较大。随着技术进步,中低精度的惯性器件发展迅猛,其成本逐步降低,体积逐步减小,惯性技术在民用领域也开始得到应用,并为越来越多的行业所了解。尤其微机电惯性器件大规模生产的实现,使得在较低精度即可满足应用需求的民用领域,惯性技术产品开始得到广泛使用,目前应用领域与规模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惯性技术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近代物理学研究奠定了惯性技术的发展基础
1687年,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建立,成为了惯性技术的理论基础;1852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提出了陀螺的概念、原理及应用设想,其是对惯性技术最初的系统性理论研究及探索,也成为了惯性技术真正出现的标志。此后,1907年,德国科学家安修茨制造了第一台摆式陀螺罗经;1910年,德国科学家舒拉提出了舒拉原理,为惯性技术的研究及发展奠定了基础。本阶段的惯性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及实践,技术发展相对较缓慢。
2、第二阶段:军事需求牵引推动惯性技术行业快速发展
上世纪40年代以来,受二战引发的军事需求的牵引,以德国为首的军事大国开始发展火箭技术,开启了惯性技术在军工领域应用的大门,惯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上世纪40年代,惯性技术在德国V-Ⅱ火箭上首次得到成功应用;1954年,装备惯性导航系统的飞机试飞成功,并在随后成功应用于潜艇。这一时期,新型惯性器件不断涌现且精度不断提升,液浮陀螺、气浮陀螺、磁浮陀螺、挠性陀螺等多种传统机械陀螺相继研制成功,并开始出现激光陀螺。但该时期的惯性技术行业集中于军事应用,“技术高精、价格昂贵、应用局限”是惯性技术在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3、第三阶段:现代科技推动惯性技术行业出现技术及应用转型
20世纪,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惯性器件及系统相继问世,推动了惯性技术行业的技术及应用转型。这一时期惯性技术行业的发展呈现如下特征:
1)在现代科技推动下,惯性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并出现技术转型,新概念新机理的惯性器件层出不穷,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惯性器件的设计理念、应用理念;
2)惯性技术研究开始出现两大分支,其一是继续提高惯性器件及系统的精度,以满足高精度测量、导航、控制的需求;其二是开始通过多种技术途径来推广和应用惯性技术,开始寻求惯性技术的新应用、新发展;
3)惯性技术的发展从单一惯性传感器向多传感器融合方向发展,开始出现多种组合导航技术,这一技术转型使惯性技术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将惯性技术产品全面推向民用应用领域,直接促进了惯性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4、第四阶段:惯性技术应用市场蓬勃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型MEMS惯性器件及光学仪表技术快速发展,惯性技术行业从技术发展、应用领域等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惯性技术应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MEMS惯性器件的迅速发展全面取代了传统的惯性器件,已成为中低精度惯性技术的主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及各种组合滤波算法的出现使得惯性技术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惯性技术向着高可靠性、低成本、小型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2)惯性技术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其范围已由原来的航空、航天、航海逐步扩展到制导控制、地质测量、资源勘测、海洋探测、铁路运输、隧道施工等方面,甚至在机器人、手机、数码产品、儿童玩具、电子设备中也被广泛应用。惯性技术从单一的军事应用领域全面转向民用应用领域,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市场蓬勃发展。
惯性技术领域主要学术理论、技术突破及应用事件
时间
主要事件
1687年
牛顿(Newton)提出了力学三大定理,奠定了惯性技术的理论基础
1765年
欧拉(Euler)发表的《刚体绕定点运动的理论》,奠定了转子式陀螺的理论基础
1835年
哥里奥利(CoriolisGG)提出了哥氏效应原理,奠定了振动陀螺仪的理论基础
1852年
傅科(FoucaultJ)利用转子式陀螺敏感装置找到了当地北向和纬度,在地球上验证了地球自转现象
1905年
爱因斯坦(Einstein)提出狭义相对论,成为光学及其他新型陀螺的理论基础
1908年
安修茨(AnschutzH)在德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摆式陀螺罗经
1909年
斯佩里(Sperry)在美国研制成功舰船用陀螺罗经
1910年
舒拉(Schuler)发现了“舒拉调谐原理”,并于1923年发表论文《运载工具的加速度对于摆和陀螺仪的干扰》,进一步阐明了舒拉调谐原理的普遍性,为现代惯性导航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1913年
萨格奈克(Sagnac)提出Sagnac效应,成为光学陀螺的基本原理
1942年
德国在V2导弹上率先实现简易惯性制导;同年美国德雷珀(Draper)实验室研制出液浮速率陀螺
1949年
首次提出了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概念
1958年
美国Nautilus号潜艇依靠惯性导航系统在水下行驶21天,成功穿越北冰洋
1959年
美国利顿(Litton)公司制造出液浮陀螺,并用于飞机与舰船惯导系统
1961年
第一台He-Ne气体激光器问世,1963年,激光陀螺诞生
1968年
美国奥托内提克斯(Autonetic)公司研制出动压支承陀螺,精度水平达到0.005/h
1969年
美国阿波罗13号飞船使用液浮捷联惯导技术,捷联式惯导系统逐步得到广泛应用
1971年
波特兹(Bortz)和乔丹(Jordan)首次提出用于捷联惯导的等效旋转矢量姿态更新算法,为姿态更新的多子样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1976年
美国犹他(Utah)州立大学瓦利(ValiV)和肖特希尔(ShorthillR)首次完成了光纤陀螺的试验演示
1980年后
激光陀螺惯性系统逐步投入使用并可批量生产,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MEMS)领域的理论创新及技术突破为MEMS惯性器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0年后
光纤陀螺惯导系统逐步投入使用,最优数据滤波理论及算法不断改进,为惯性组合系统实现最佳数据融合创造了条件
2000年前后
光学陀螺实现批量实用化,MEMS惯性器件开始投入使用,之后,代表当今技术前沿的微光机电(Micro-opto-electro-mechanicalsystem,MOEMS)陀螺、原子陀螺等新的陀螺仪表得到日益重视,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近年来全球惯性器件专用设备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全球惯性器件专用设备市场规模在237.9亿美元左右。
2005-2015年全球惯性器件专用设备市场规模走势图
第二节 世界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发展走势5
一、全球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市场分布情况5
二、全球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7
第三节 全球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重点国家和区域分析13
一、北美13
二、亚洲16
三、欧盟16
第二章 201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产业发展环境分析18
第一节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18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18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19
三、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20
第二节 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22
第三节 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23
第四节 201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27
一、人口环境分析27
二、教育环境分析29
三、文化环境分析32
四、生态环境分析35
五、中国城镇化率38
六、居民的各种消费观念和习惯39
第三章 201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产业发展现状45
第一节 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的有关概况45
一、惯性器件专用设备的定义45
二、惯性器件专用设备的特点50
第二节 惯性器件专用设备的产业链情况54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54
二、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产业链分析56
第三节 上下游行业对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的影响分析75
第四章 201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技术发展分析76
第一节 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技术发展现状76
第二节 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技术特点分析81
第三节 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81
第五章 201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产业运行情况84
第一节 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发展状况84
一、2009-2015年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市场供给分析84
二、2009-2015年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市场需求分析85
三、2009-2015年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85
第二节 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集中度分析87
一、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87
二、行业市场集中度情况87
三、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88
第六章 2013-201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市场运行情况89
第一节 行业最新动态分析89
一、行业相关动态概述89
二、行业发展热点聚焦100
第二节 行业品牌现状分析104
第三节 行业产品市场价格情况106
第四节 行业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106
第七章 2013-201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所属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109
第一节 2013-201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所属行业总体数据分析109
一、2013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109
二、2018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111
三、201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所属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112
第二节 2013-201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114
一、2013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114
二、2018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115
三、201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115
第三节 2013-201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116
一、2013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116
二、2018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116
三、201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所属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117
第八章 201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竞争情况118
第一节 行业经济指标分析118
一、赢利性118
二、附加值的提升空间118
三、进入壁垒/退出机制119
四、行业周期121
第二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122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122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123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123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123
五、客户议价能力124
第三节 行业国际竞争力比较125
第九章 2015年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重点生产企业分析126
第一节 北京星网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6
一、企业简介126
二、企业经营数据127
三、企业产品分析128
第二节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129
一、企业简介129
二、企业经营数据131
三、企业产品分析135
第三节 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35
一、企业简介135
二、企业经营数据136
三、企业产品分析140
第四节 湖南华天光电惯导技术有限公司141
一、企业简介141
二、企业经营数据142
三、企业产品分析142
第五节 北京耐威时代科技有限公司142
一、企业简介142
二、企业经营数据143
三、企业产品分析144
第十章 2019-2025年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发展预测分析146
第一节2019-202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未来发展预测分析146
一、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发展方向及投资机会分析146
二、2019-202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发展规模分析147
三、2019-202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48
第二节2019-202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供需预测151
一、2019-202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供给预测151
二、2019-202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需求预测151
第三节2019-202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价格走势分析152
第十一章 2019-202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投资风险预警154
第一节 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存在问题分析154
第二节 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政策投资风险155
一、政策和体制风险155
二、技术发展风险155
三、市场竞争风险157
四、原材料压力风险157
五、经营管理风险157
第十二章 2019-2025年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159
第一节 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发展策略分析159
一、坚持产品创新的领先战略159
二、坚持品牌建设的引导战略159
三、坚持工艺技术创新的支持战略159
四、坚持市场营销创新的决胜战略160
五、坚持企业管理创新的保证战略160
第二节 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160
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160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162
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163
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163
五、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64
第三节 投资建议166
一、重点投资区域建议166
图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