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数据网

  • 报告
  • 资讯
当前位置: > 区域 > 广东 >

2012年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运行情况

2016-07-19 11:55  来源:商业数据网  编辑:admin  

内容摘要:2010年,劳动生产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园区中,其中有10个园区的年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幅度在30%以上,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年劳动生产率同比分别提高75.3%和65.1%。 随着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配套

    内容摘要:2010年,劳动生产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园区中,其中有10个园区的年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幅度在30%以上,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年劳动生产率同比分别提高75.3%和65.1%。

    随着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配套措施的逐步完善和进一步整合,广东工业产业的转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产业转移有效地加快了东西两翼及山区与珠三角产业对接的步伐,在带动东西两翼及山区产业转移承接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珠三角各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腾出了空间。

    经过近年来不断建设和完善,2010年全省3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已全部有企业进驻,每个园区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园区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34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7家,完成工业增加值479.45亿元,比上年增长40.3%,增幅比同年全省工业平均增速高23.5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4%,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2010年,34个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实现正增长,大部分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同年的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增速超100%的园区有6个,分别是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大岭山(南雄)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增速在40%~100%之间的园区12个;20%~40%之间的园区13个。产业园区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相应地市工业稳定发展。

    (一)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对所在地市工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加大。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虽然不高,仅为2.4%,但园区工业对东西两翼及山区地市的影响十分明显。2010年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增加值占园区所在地市(15个地市)的比重达8.6%,同比约提高1.0个百分点。园区所在的15个地市中,湛江、汕尾、河源三市园区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地市比重超过25%;阳江、潮州、肇庆占比也较高,分别达20.6%、19.1%和18.7%;韶关、云浮占比也在10%以上。15个地市中,有14个市的园区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地市比重与上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湛江、汕头、河源占比上升幅度最大,同比分别提高2.7个、2.6个和2.1个百分点;韶关、茂名、肇庆、阳江、潮州、揭阳、云浮占比上升幅度也在1.0个百分点以上。

    随着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园区工业对东西两翼及山区地市工业的作用不断增强,贡献不断提高。2010年园区所在的15个地市,其中园区工业发展对所在地市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超过30%的有湛江、河源两市;贡献率在20%~30%之间的有肇庆、汕尾、阳江、潮州四市;贡献率在10%~20%之间的也有3个地市。15个地市中,2010年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同年全省平均水平的就有12个地市,其中汕尾、肇庆、揭阳、潮州、云浮的增速高出全省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二)园区产业集聚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在建设规划过程中,产业发展方向均有明确定位,一般都划定少数几个主要产业作为园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园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众多要求进入园区项目,一般筛选具有一定规模的符合园区发展方向相对大型的项目进驻,然后通过大型项目带动,吸引相关配套产业集聚发展,或是引进系列相关产业集群项目,发展具有园区特色的产业。由于园区产业集聚发展,大大地提高了园区企业的劳动生产率。2010年全省3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年平均增加值劳动生产率约为15.97万元/人,比同年全省平均水平约高1.54万元。3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中,企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超过同年全省平均水平的园区就有15个,其中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珠海(茂名)产业转移工业园、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年劳动生产率高达55.60万元/人、42.07万元/人和41.16万元/人,分别是同期全省平均水平的3.85倍、2.91倍和2.85倍。部分园区因产能未完全释放,劳动生产率虽然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但随着入园项目产能的逐步释放,劳动生产率也会迅速提高。2010年,劳动生产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园区中,其中有10个园区的年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幅度在30%以上,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年劳动生产率同比分别提高75.3%和65.1%。

    (三)产业转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朝预期方向推进。产业转移“腾笼换鸟”为珠三角各市腾出空间,珠三角集中更多的资源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优势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

    中心城市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效果渐显。广州以产业转移为契机,积极推进“退二进三”策略,利用产业转移腾出的土地发展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近年来,广州先后建立了40多个创意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2010年整合利用企业转移厂房发展60多个现代服务业项目。系列现代服务业项目的运作加快了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了城市品牌形象,提升了广州的产业层次。2010年广州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13.3%,增长高于同期GDP增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6.6%,与上年同期相比约提高0.6个百分点。

    以技术升级促进产业升级,珠三角各市高端制造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上升。2010年珠三角9市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为4,122.32亿元,平均增速约为22.1%,占GDP比重的11.0%,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珠三角9市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超过20%的地市有7个,其中肇庆、江门的增速分别高达48.5%和36.3%。深圳、惠州、东莞、珠海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相对较高,占比均超过10%,分别为24.5%、14.5%、13.4%和11.7%。从比重提高的幅度看,深圳、东莞、肇庆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上升幅度相对较大,升幅均超过1个百分点,其中东莞升幅最大,2010年占比比2009年提高5.1个百分点。

    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朝预期方向推进。2010年,珠三角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约为20.6%,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8.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22.4%,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珠三角9市中,肇庆、江门、惠州三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较快,2010年增速分别高达55.3%、38.6%和32.8%,珠海、东莞、中山增速超过20%,广州、深圳、佛山发展速度相对较低,但增速也在15%以上。9市中,惠州、深圳、珠海、广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相应地市GDP的比重相对较高,占比为31.3%、30.5%、22.7%和20.5%,同比分别提高4.1、1.9、3.4和3.4个百分点;东莞、肇庆、江门比重虽然低于20%,但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4.3个、2.5个和1.7个百分点;佛山、中山因产业主导方向是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相应地市GDP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略有回调。

    (四)园区工业以较低的能耗实现较多的产出。2009年广东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809吨标准煤/万元,全国最低(2010年数据尚未公布);单位GDP能耗0.684吨标准煤/万元,全国各省(市)中,该指标能耗仅高于北京,属次低水平。由于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广东工业能耗水平在全国各省(市)的排位中,相对处于较优位置。广东在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由于对进入园区的工业项目设置了严格的节能环保门槛,使得园区工业能耗指标更低更优。2010年全省3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低于所在地市能耗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0.8吨标准煤/万元的园区就有30个,其中25个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更是低于0.5吨标准煤/万元。

    2008年为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科学研判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以“敢为人先、统揽全局”的气魄提出了“双转移”(即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战略,“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牢牢把握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抢占了广东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先机。作为产业转移工作的主要载体,产业转移工业园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支撑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进行产业转移的原因、步骤和方法以及目前所取得的进展,发现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从产业结构整体定位上来看,广东省已经确立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那么,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广东地区的未来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一定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

    从产业结构调整方式来看,未来将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第一城市圈,吸引绝大部分人才,并形成珠三角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地区,为广东地区贡献大部分的GDP总量,形成粤西、粤北和粤东第二城市圈,承接第一城市圈的产业转移任务,形成有层次、立体感强的城市圈。

    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产业园或者产业创意园这种形式可能是本地区实现产业转移的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商业数据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sales@cn-bigdata.cn)、可电话(400-8778-269)。